当前位置:青年生活网 > 本地生活 > 糖尿病治疗措施之自我监测

糖尿病治疗措施之自我监测

  糖尿病治疗措施之自我监测

  □黄漓莉(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)

  一旦不幸确诊了糖尿病该怎么办?目前全世界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,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,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与非糖尿病人群相同。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包括5个方面:糖尿病患者的教育,自我监测血糖,饮食治疗,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。今天我们主要来分享一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。

糖尿病治疗措施之自我监测

  为什么需要进行自我监测

  1.实时了解血糖、血压、体重等水平,及时发现病情波动;

  2.评估餐前、餐后血糖情况和生活事件(饮食、运动、情绪、应激等)的关系,以及药物对血糖的影响;

  3.及时发现低血糖,特别是无症状性低血糖;

  4.就诊时携带自我监测记录,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;

  5.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;

  6.患者及家属参与糖尿病管理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,改善生活质量,保持健康心情。

  如何进行自我监测

  自我监测分为定期到医院的检测项目及在家进行的自我监测。

  定期到医院检测的项目:每次到医院就诊(包括每季度和每年)均要检测的项目有空腹和餐后血糖、体重、身高及腰围、血压和尿常规。每季度(包括每年)需要检测的项目有糖化血红蛋白、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相关检查。每年度需要检测的项目有总胆固醇,甘油三脂,高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微量白蛋白尿,肌酐、血尿素氮,肝功能,心电图,视力及眼底,还有甲状腺激素水平。

  在家的自我监测:

  1.主要项目:血压、体重、腰围、空腹血糖、餐后2小时血糖、餐前血糖、足部的检查和护理。

  2.血糖监测时间及频率:

  (1)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(早餐前+三餐后),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(三餐前后、晚睡前和凌晨3:00)。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.0mmol/L以下,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/L,HbA1c小于7%。

  (2)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。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-4次。如有空腹高血糖,应监测夜间的血糖。

  (3)如出现低血糖症状时,应立即进食,半小时监测直至血糖恢复正常。

  (4)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者,监测的次数可更少。血糖控制差、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他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,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。

  几个监测误区

  误区1:监测不全面,只测血糖,不测血压、体重等项目。

  正确的是:糖尿病需要综合管理,血压和体重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。血压和体重是两个重要而且可以干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,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达标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达标同等重要。

  误区2:只有感觉不舒服时才测血糖。

  正确的是:监测血糖应该规律监测,只是凭感觉是不准的,有时血糖已经很高了,但是身体却没有什么不适。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时,患者血糖已经很低,却没有任何症状,或可直接陷入昏迷。

  误区3: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想起来才监测。

  正确的是:只有规律监测才能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情况。

  误区4:只监测空腹血糖,不监测餐后血糖。

  正确的是: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忽视了餐后血糖的监测。其实,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,甚至更重要。以往化验血糖多要求空腹,近年的研究证实,在糖尿病早期,往往餐后血糖升高在先,空腹血糖升高在后,监测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;其次,与空腹血糖相比,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更为密切,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,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。因此,对糖尿病患者来讲,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,还要监测餐后血糖。

  研究表明:不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,是维持血糖正常稳定,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;规律的综合病情监测还可以让糖尿病的生活更加安心,坚持自我监测的患者,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