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三角“机场之争”又掀波澜?杭州获批“临空经济国土空间规划”
- 家长里短
- 2023-12-25
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重回4000万级,成为这两天的大新闻。重返全球最繁忙机场行列可喜可贺,不过更值得关注的,还是近日获批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。
这份最新的规划,或将让长三角的“机场之争”掀起巨大波澜。规划显示,为了支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35年9000万人次的年吞吐量,杭州将围绕机场构建立体交通体系,让杭州像现在的香港一样,只要5小时航程,便可联系全球一半消费者。
“可以想象,杭州临空就是未来长三角的一个‘交通之心’。”上海同济空间规划院副院长朱郁郁说,这个“交通之心”带来的不仅是旅客量级的跨越,还将重塑长三角的机场和产业格局。
打通世界级空港枢纽的“四经八脉”
“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非常有潜力成为一座世界级的空港枢纽。”上海同济空间规划院操刀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,朱郁郁带队考察和研究了国内尤其是长三角主要空港枢纽发现,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资质出色。
客货兼备且客货兼优,是杭州机场最大的优势。
今年1-11月,杭州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十,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两大机场,超过南京禄口机场1000万人次。
论货邮吞吐量,杭州机场排名全国第五,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南京、无锡、常州三大机场货邮吞吐量相加,也不及杭州机场的六成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经过杭州与全球各地往来货物不降反增,充分说明了依托客货兼备的机场,杭州与世界的连接逆势提升。
逆势提升的动力,是极佳的区位优势和充满活力的经济腹地。朱郁郁说,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,大量规模制造可以通过机场链接全球,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成为世界级空港枢纽奠定了经济基础。
跳出长三角看全国,到2035年,我国航空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14亿人次左右,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。抓住这一机遇,全国越来越多城市在为空港枢纽扩容提能。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,是对外交往的洲际门户;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则与上海东站联运,既通达国际、又链接了国内客群……
杭州也有此意。最新获批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显示,到2035年,杭州机场年客运吞吐量将达到9000万人次,实现5小时航程联系全球一般消费者、飞抵亚太地区主要城市,成为华东地区仅次于浦东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,坐稳浙江链接全球、驱动双循环格局第一开放门户的“宝座”。
“面对这一能级的大跃升,未来杭州临空示范区面临两大核心问题。”朱郁郁说,其一是如何支撑从4000万到9000万人次的客流增长,其二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机场的辐射能力。
为了破解这些问题,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搭建了一个“立体交通”,要彻底重塑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杭州、浙江、长三角乃至全球的通达网络,概括起来就是“一环、一站、四链”。
“一环”将提升杭州各个板块与临空区域的通达性。这“一环”,由杭州中环、杭甬高速复线,及规划中的靖江快速路、机场东路等四条快速路组成,能够让杭州各个板块的人流、车流、物流直抵临空区域,一路没有红绿灯。
“一站”将为杭州机场打通东侧客流入口。这“一站”,即预留的城市航站东枢纽,未来可以让来自海宁、嘉兴、宁波乃至上海等地的旅客,直接通过城市航站东枢纽出入机场,彻底改变目前机场“东货西客”的空间布局。
“四链”将让杭州机场实现空铁联运。这“四链”,即四个方向的轨道交通,包括2条高铁及多条地铁。特别是随着高铁杭州机场站枢纽及连接线建设,空铁联运将覆盖杭州市域内五大高铁站,通过纵横交错的航线和轨道,通达全国全球。
“‘一环、一站、四链’建立起来之后,临空区域就是长三角的一个‘交通之心’。”朱郁郁说。
为杭州再造一条产业硬核中轴
交通是经济发展的“先行官”。
在全国GDP前十强城市中,9个城市有机场,3个城市还是双机场,独独最强地级市的苏州挂零。视野回到长三角,“机场之争”话题热度一直很高,原因不外乎机场背后就是经济发展潜力之争。
“所以可以看到,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中,交通作为关键一环,核心作用是借助大通道、大枢纽,进一步优化空间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上海同济空间规划院研究员张秋扬说。
对比国内许多临空区域,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内部的空间格局并不占优。如南京、郑州、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,有大量可利用土地,而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虽然有140多平方公里,但可用面积仅75平方公里,且80%以上都是存量空间,新增可用空间仅6.58平方公里,是一个典型的存量板块。
- 1
- 2
- 下一页
- 全文阅读